16道菜有7成是预制
据6月5日潮新闻报道,一场热闹的婚礼过后,家住杭州富阳大源镇的新郎郑亮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起因是来参加婚礼的发小,作为从事六七年的餐饮人士,告诉郑亮:“都是预制菜,还不如回农村办,新鲜又实惠。”潮新闻记者了解到,新郎郑亮为了给亲朋好友留下一场难忘的婚宴,他特地从市区选择了一家酒店中5988元的宴会套餐;据了解,这也是该酒店贵的一档。据郑亮的发小向记者透露,郑亮的宴会套餐中有7成都是预制的,进价很便宜,还表示因为预制菜成本低、上菜快、高品控,近几年酒店宴会用得越来越多,也让人对酒席越来越没有期待。“我们后来算了一下,除了几样海鲜和时蔬,其他基本上都是网上可以买到的预制菜,蒸一蒸,摆个盘就能上桌,性价比的确不够高,成本价也就不到1200元”郑亮向记者出示了菜单。
“一棒子打死”预制菜背后
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信息差”预制菜现在发展势头很猛,的确是因为有方便、快捷、口感稳定、价格便宜等优势,带给很多厨房“小白”更为丰富,高效的消费体验,也正好站上了居家消费崛起的风口。但因为目前还存在部分乱象和问题,也被很多消费者“一棒子打死”。
这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信息差”。预制菜主打的是居家,便捷。而对于消费者来讲,酒店提供的,明显应该是更为的餐饮服务,这不仅仅包括场地、环境、人工等外部因素,菜品本身也应该具有相应的档次,大家花了更多的钱,当然希望吃到的菜食材更新鲜,设计更独特,烹饪水平更高。
花了高价钱却没有感受到“锅气”,预制菜的成本往往低一些,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被宰”的感觉。
图源网络。
对预制菜,人们并非不能接受,而是餐饮企业大量使用预制菜时,并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不少人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可见,对于预制菜在餐饮业的使用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既要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又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如此,才能为预制菜行业的有序、可持续发展赢得更多空间和共识。
但需要承认的是,不管多少人不喜欢,预制菜在未来各种各样的就餐场景里,恐怕都会大行其道。而要在餐厅盈利和消费者满意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其实也并不困难,只要餐厅能标注出来哪些菜是预制菜,哪些是大厨炒菜,提供差异化服务,吃不吃、花多少钱吃,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规模为王、酒店菜成利润牛
预制菜消费市场仍以To B为主
此次新闻引发热议,有一点很重要:我们需要区别食品与餐饮的生意属性,而生意的本质是提升效率!
食品生意卖产品,而餐饮更多则是卖服务,两者距离消费者远近不同,人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而通常人的因素会放大商业系统的不稳定性。
在传统中餐餐厅里,厨师的更换可能就决定了客流的多寡。因为餐饮能满足人更高层次的需求;但在标准化的食品生产中,人的因素被尽可能地抹去,生意的可规模性、可集中度和需求稳定性更高。
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升级,餐饮和食品相向而行,预制菜应运而生。
作为餐饮和食品融合发展的产物,预制菜在保证口味条件下,大程度提高工业化和扩张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效率优。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酒店菜多以半成品菜为主,酒店厨师在此基础上再加工,对品相、口味均具有较高要求,盈利能力相对更高,目前主要玩家有速冻酒店菜肴类企业,如福建的绿进、亚明等,也有常温/冷藏型酒店菜肴,如湖南的新湘厨、佳晏食品等,大型餐饮企业依托研发优势也纷纷进入。
酒店菜多用于宴席市场等,假设渗透率在15-20%左右(略高于行业),预计酒店菜规模约有250亿,其中速冻酒店菜肴规模约在50亿以上。
此次新闻中成本价不足1200的宴席菜肴,终价格卖近6000元,引发消费者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B端市场仍然是各玩家们格外重视的主战场,酒店、乡厨、团餐等,依然是重点目标场景。
因为,从商业属性上看,预制菜属于类餐饮状态,规模性是关键。
图源网络。
2022年开年以来,预制菜概念火热出圈,C端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疫情催化也逐渐放量。
据公开数据统计,目前国内预制菜B端、C端的销售占比为8:2,B端市场销售规模仍然遥遥。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C端市场有望加快增长,但预计相当长时间内我国预制菜消费市场仍会以B端为主。
也可以说,多重因素共同驱动B端预制菜行业的发展:
1)房租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催生了餐饮端降本提效的需求。
2)餐饮连锁化率提升,连锁餐饮对于食品安全、减少门店人员操作,保持口味一致性以及供应链稳定有较强诉求。
3)外卖等餐饮模式兴起,时效性推动预制半成品食材需求。
4)团餐业态快速发展,高采购量、高时效性等特点驱动预制半成品食材渗透率的提升。
5)乡厨市场发展催生对酒店菜等预制菜需求等。
目前,相较于不少企业的C端预制菜,很多企业也更看好B端预制菜市场,并大力布局。从2022年财报透露的信息来看,速冻食品企业集体发力预制菜业务,并视之为第二增长曲线。餐饮端成为速冻食品市场新蓝海,大型速冻食品企业逐渐将业务重心向B端转移,市场竞争加剧。从竞争格局看,安井食品于2018年底调整了经营策略,提出“餐饮流通渠道为主、商超电商渠道为辅”的渠道策略组合模式,并推出副品牌“冻品先生”,切入餐饮渠道;三全食品推出“三全绿标”产品,围绕餐饮市场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未来在餐饮渠道下沉,并对预制菜业务进行尝试性安排。2022年,巴比食品团餐业务收入增长54.47%至3.32亿元,南京智能制造重心一期项目启动,辐射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团餐业务。五芳斋也在开发团购和大客户渠道,瞄准大型连锁餐饮、中大型企业团购等领域;主攻B端速冻供应链的千味央厨表示,公司客户有预制菜的广泛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主要围绕B端餐饮业务用市场、宴席市场进行定制化开发。
前不久,ziyan食品在上海总部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有现场股东关心预制菜领域的三年规划,原董事长钟怀军表示,ziyan现有的所有产品都可称为预制菜,公司在C端也在尝试,但未来预制菜的主攻方向仍在B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