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惠阳镇隆900-006-09危险废物安全转移运输全面管理方案
1 危险废物特性与运输监管框架
900-006-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作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明确列出的危险废物,具有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等多种危险特性,若在转移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极易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此类废物主要来源于机械加工、石油炼制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乳化液、清洗液和分离油泥等。
我国对危险废物转移运输实施全过程严格监管,已建立起完善的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立了危险废物转移运输的基本法律框架,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则详细规定了转移各环节的具体管理要求-2。《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和《广东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细化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标准-1-5。
在惠州惠阳镇隆地区进行900-006-09危险废物的转移运输,必须严格遵循就近原则,优先考虑转移至相邻区域或开展区域合作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2。这一原则不仅有助于降低长距离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也能提高危险废物处置的效率和经济性。
*表1:900-006-09危险废物的基本特性与风险分析*
特性指标 | 具体表现 | 潜在风险 | 管理要点 |
物理状态 | 液体或半流动粘稠物 | 易泄漏、流淌扩散 | 需防泄漏包装 |
易燃性 | 含烃类有机物,闪点可能较低 | 遇火源可能燃烧 | 远离火源、热源 |
毒性 | 含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 | 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 避免接触皮肤 |
腐蚀性 | pH值可能偏酸或偏碱 | 腐蚀设备,损伤组织 | 耐腐蚀包装材料 |
乳化稳定性 | 油水混合,可能破乳分离 | 性质不稳定,变化难预测 | 定期检查状态 |
2 运输前准备与合规管理
2.1 危险废物识别与分类
准确识别和分类是900-006-09危险废物安全转移的基础。产废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开展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明确废物的危险特性-2。对于900-006-09类废物,需要特别关注其易燃性、腐蚀性和毒性特征,以便在后续运输和处置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移出人(产废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明确拟转移危险废物的种类、重量(数量)和流向等信息-2。这一计划需要根据危险废物的产生规律和累积情况,合理安排转移频次和规模,避免危险废物长期贮存带来的环境风险。
2.2 转移计划与审批程序
跨省转移900-006-09危险废物的,应当向广东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包括接受人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接受人提供的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危险废物方式的说明、移出人与接受人签订的委托协议等材料-2。移出地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批准转移该危险废物-2。
对于在广东省内转移的危险废物,则应当按照省内管理规定执行。无论转移距离远近,都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确保每一批危险废物的流向都可追溯-2。
2.3 承运商选择与资质审核
选择合格的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是保障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移出人必须对承运人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运输、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要求及相关责任-2。
危货运输企业应当具备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1-5。具体而言,承运900-006-09危险废物的企业应当拥有相应数量的专用车辆和专业从业人员,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
3 包装与装载安全规范
3.1 包装材料与密封要求
900-006-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必须采用耐腐蚀、防渗漏的专用容器进行包装。根据废物的具体性质(酸碱性、腐蚀性等),选择塑料桶、金属桶或IBC吨桶等合适的包装材料。所有包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密封可靠,能够防止在正常运输条件下因振动、温度变化等导致的泄漏情况。
采用包装方式运输危险废物的,应当妥善包装,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在外包装上设置相应的识别标志-2。这些标志应当清晰标明废物类别(900-006-09)、危险特性(如易燃、有毒、腐蚀等)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信息,以便运输人员和应急处置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废物特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装载操作与安全检查
装载900-006-09危险废物前,托运人应当核实承运人、运输工具及收运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经营范围的有效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以及待转移的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中的相关信息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否相符;不相符的,应当不予装载-2。
装载作业应当在专门的危险货物装卸区域进行,该区域应当配备防泄漏、防火花、防静电等安全设施。负责装卸作业的一方应当加强危险货物装卸现场的安全管理,督促装卸作业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装卸作业-5。装卸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拖拉、翻滚等可能导致包装损坏的操作。
3.3 装载量控制与稳定性保障
900-006-09危险废物的装载量应当严格控制在包装容器的安全容量范围内,留出足够的热膨胀空间,防止因温度变化导致容器变形或破裂。要注意均匀分布载荷,确保运输过程中车辆的稳定性。
装载完成后,要对所有包装容器进行固定防护,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加速、减速或转弯导致容器移位、倾倒或碰撞。使用合适的固定材料如绑带、气囊填充等,确保整个运输过程中货物的稳定性。
*表2:900-006-09危险废物包装与装载要求明细*
包装要素 | 具体要求 | 检查要点 | 不符合要求的后果 |
容器材质 | 耐腐蚀、防渗漏、与废物相容 | 无裂纹、无腐蚀、无变形 | 泄漏污染 |
密封性能 | 密封可靠,防止泄漏和挥发 | 密封圈完好,盖体紧固 | 挥发中毒,环境污染 |
填充限度 | 不超过容器容积的95% | 留有足够膨胀空间 | 热胀泄漏 |
标签标志 | 危险废物标签、危险特性标志 | 信息准确、清晰可读、粘贴牢固 | 误操作,应急不当 |
固定措施 | 防移位、防倾倒、防碰撞 | 绑带紧固,填充充分 | 碰撞破损,车辆失稳 |

4 运输过程安全管理
4.1 运输路径规划与管控
运输900-006-09危险废物的车辆应当提前规划合理的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交通拥堵路段。如确需通过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必须提前向公安机关申请并获得批准-2。
危货运输企业应当履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监控管理制度,在车辆运行期间对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5。企业应当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装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要求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确保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在运输中正常工作,并按照规定实时上传车辆和驾驶人员动态信息-5。
4.2 运输车辆与技术装备要求
用于运输900-006-09危险废物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技术标准,配备与运输废物性质相适应的安全装备。这些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泄漏收集槽、防火罩、静电拖地带、灭火器材以及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应当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依据有关规定,按照上一年度营业收入1.5%的比例确定企业本年度安全生产费用应计提金额,并逐月平均提取,专项核算-1。这些费用可用于完善、改造、维护安全运营设施设备支出,以及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支出等-1。
4.3 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
从事900-006-09危险废物运输的驾驶员、押运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并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危货运输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1。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聘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驾驶人员、押运人员时,应当在人员上岗前向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送聘用人员的信息-5。企业还应当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劳动防护、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定期评估驾驶人员的适岗状态-5。
5 应急处置与事故响应
5.1 应急预案与演练
移出人、承运人、接受人应当依法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报有关部门备案-2。应急预案应当针对900-006-09危险废物的特性,明确不同情境下的应急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救援措施,特别是针对泄漏、火灾等常见事故的应对方法。
危货运输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演练应当注重实战性,模拟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及时修订完善。企业应当将应急演练纳入安全生产费用支出范围,保障演练所需的经费和物资-1。
5.2 事故报告与处置流程
发生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时,当事人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并按相关规定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2。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已采取的措施等信息。
对于900-006-09危险废物泄漏事故,应急处置人员应当根据废物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防止接触吸入。采取围堤、堵漏、吸附等措施控制污染范围,并使用专用的收集容器回收泄漏物,防止扩散。
5.3 应急物资与装备配置
运输900-006-09危险废物的车辆应当配备与废物性质相适应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包括吸附材料、收集工具、个人防护用品、灭火器材等。这些物资应当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检查、更新,确保其有效性。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将"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制修订与应急演练支出"纳入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1。企业应当根据运输规模和风险评估结果,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并建立管理制度,明确保管、检查和更新责任。
6 监管协同与信息化管理
6.1 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共享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信息、运输车辆行驶轨迹动态信息和运输车辆限制通行区域信息,加强联合监管执法-2。这种跨部门协作机制有助于形成监管合力,提高对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运输的打击力度。
广东省已建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相关系统,对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企业、车辆、人员以及电子运单与智能监管等数据进行归集、应用,推动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多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协同监管-5。这一系统为危险废物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6.2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
转移900-006-09危险废物的,应当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2。移出人每转移一车(船或者其他运输工具)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运行一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2。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实行全国统一编号,编号由十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2。联单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至少保存十年,因特殊原因无法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的,可以先使用纸质转移联单,并于转移活动完成后十个工作日内在信息系统中补录电子转移联单-2。
6.3 数据共享与智能监控
广东省支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对危险货物探索实施电子押运,开展运输全过程远程监控-5。通过智能视频监控、卫星定位、电子锁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运输车辆位置、状态和行驶轨迹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报送危险货物电子运单-5。装货人不得为未按照规定报送电子运单的车辆充装或者装载危险货物;收货人发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没有电子运单或者运单载明事项与实际不符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5。这一制度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监管链条,确保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可追溯。
*表3:900-006-09危险废物运输全过程监控要点*
监控环节 | 监控内容 | 监控手段 | 异常处理 |
装载前 | 车辆资质、人员资格、包装完好性 | 证件查验、现场检查 | 拒绝装载,限期整改 |
出车前 | 货物固定、标志标签、证件携带 | 出车检查、清单核对 | 立即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出发 |
运输中 | 行驶路线、车速、驾驶员状态 | GPS定位、视频监控、超速报警 | 实时提醒,记录上报 |
途中停靠 | 停靠地点、停靠时间、人员离车 | 指定停靠点、时间控制 | 违规记录,安全教育 |
交接时 | 联单信息、废物状态、数量核对 | 现场验收、单据审核 | 差异记录,调查处理 |
7 建议
确保惠州惠阳镇隆900-006-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危险废物在转移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需要构建全链条、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从危险废物的识别分类、包装装载、运输配送到应急处置,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及广东省的相关法规标准,落实各方责任。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是保障危险废物运输安全的核心。危货运输企业应当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力度-5。只有企业真正将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 成立日期 | 2015年09月16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钟贵艳 | ||
| 注册资本 | 50 | ||
| 主营产品 |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电池相关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和材料可靠性,商城质检,环境检测、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 | ||
| 经营范围 | 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玩具、服装、厨卫用品、工业用品、办公用品、建筑材料、农产品、安防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 ||
| 公司简介 | 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英文"zhongketechnicalservices(shenzhen)co.,ltd",简称"cst")是一家获得中国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与国际、国内各行业众多知名大型企业,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检测技术服务,并深入参与产品研发过程,承担重要研发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