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的博途软件 - 汇川 iFA
自动化与工程技术原创作品目前,汇川技术打造了工业数字化平台InoCube、能源管理平台InoCube-FEMS、标准化编程平台InoQuickPro,以及全场景智能化工业控制软件平台iFAEvolution,特别是对于iFA,已经在今年的上海工博会上亮相,很多业内朋友非常期待,如果国产也能有一款类似西门子博途那样的全集成软件平台,岂不美哉!
汇川 iFA
诞生背景是什么?
长期以来,大型工程工业软件平台被西方自动化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缺乏自主可控的产品。汇川技术研发iFA,旨在打破这种垄断局面,实现工业软件平台的完全国产化替代,保障国家工业自动化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强调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汇川技术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推出iFA 软件平台,为国内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制造业正从自动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转型,企业对于生产的高效性、智能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软件系统难以满足智能化生产的需求,需要一个集成化、智能化的软件平台来推动工业的智能化转型。工业场景丰富多样且关系错综复杂,从执行/传感层、驱动层、控制层、边缘层到信息层,每一层都涉及众多类型的软硬件产品。在这样的复杂场景下,企业需要一个能够高效配置产线、实现工艺调优和工序安排的平台,以将工厂的各个环节有机调度和联动起来,iFA的诞生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汇川 iFA
相比于西门子博途有何特点?
全集成能力。iFA能够将自动化相关的各种功能和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从执行 /传感层到信息层,各个层面的产品都能深度集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虚拟开发功能。在工厂投产前,iFA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建立起完整的孪生工业场景,进行仿真调试和试产。这大大提升了新产线投产、旧产线改造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自主化技术突破。汇川在开发iFA 过程中,实现了完全自主化的IDE、编译器、实时操作系统、虚拟控制与仿真等核心技术。这不仅保障了软件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也为我国工业自动化软件的自主可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博途作为老牌软件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应用案例,但 iFA 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例如,iFA的虚拟开发功能更加突出,在一些特定行业和场景中表现出色。iFA更加注重本土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
汇川 iFA
研发背后的故事
“所有的工控自动化公司,若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彻底实现工业硬件和软件的完全自主可控,才能保证在解决方案上没有任何短板。”李瑞琳表示,作为大型集成式工业软件平台产品,iFA的成功研发,让公司拥有了和国际工业巨头“掰手腕”的底气。
据汇川技术工程师、iFA第一代研发人员王新星介绍,iFA团队组建初期,公司没有很丰富的大型工业软件开发经验,国内也缺乏足够的专业开发者;编译器、实时操作系统、虚拟化、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恰恰是被“卡脖子”的领域,团队很难获得相应技术与高精尖人才。汇川技术迎难而上,先后在西安和德国建立研发中心,充分融合国内工业软件人才和国际专家,结合软件工程力与流程的支撑,加速自我造血和人才培养。
目前,iFA 已经在电子装配、包装等行业进行了实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iFA将在更多行业得到应用,为中国工业的智能化升级贡献力量。汇川iFA 作为一款国产的博途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工业自动化软件技术的重大进步,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可靠、高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iFA将在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