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活化水分子的作用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人体组织70%以上是水分子,人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的参与,人体吸收远红外辐射能以后,体内的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然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众所周知,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原子化合键连接在一起的,两条化合键的夹角为105度,由于其结构的不对称性而形成为极性分子,可以用电解的方法将水变成氢和氧。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还和其邻近的水分子中氧原子之间由一中联系力,叫做“氢键”。它不是原子化合键,而是水分子之间的“分子键”(图)。在化合物分子中凡是和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连,这样形成的键叫做氢键。能形成氢键的原子都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和未共用电子对。水、乙醇、醋酸等分子缔合现象及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立体结构都与氢键有关。氢键与普通键不同,其键较长,键能较小,容易遭到破坏断裂。
由于氢键的作用,使邻近的水分子间形成大的分子团,即水分子发生了缔合,通常有36~37(亦有更多者)的水分子缔合在一起。
平时,人体内的水分子正是由于氢键的作用而被缔合成大分子团,导致水分子的活性降低和老化。当人们接受红外光的照射以后,氢键的键能刚好在4~14μm红外区域的光子能量之内,形成共振,就可以把体内的某些缔合水分子的长链切断,引起群组的缩小化,一般以5~6个水分子构造的水质为Zui优。
小分子团受的束缚力同原来相比大为减少而成为“活跃分子”。即水被活化了。
红外活化组织细胞的作用由于托玛琳发射的是4—14微米的远红外辐射,当红外作用人体时,对人体内老化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而使分子团裂化变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过程中使吸附在老化了的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水分子比重上升,附着于细胞膜等表面的水分增加,增加了细胞膜水层表面的张力,进而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强,使水分子透入细胞膜的数量和速度大为增加。一方面对细胞进行清洗,加强了有毒物质的排泄,另一方面氧和养料等物质和能量交换得以加强,还有更重要的一层作用,那就是细胞膜及细胞内钙离子不仅数量增加活性增强。作为生物第二信使的钙离子,与细胞运动、细胞分裂、胞饮、胞吐、受精等一系列活动密切相关。由于钙离子活性和数量的增加,又刺激力细胞膜的酵素系,更增加了细胞的活性,增强了免疫力。因为细胞使生物结构与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集散场。科学家E.B.Wilson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生命科学的奥秘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活化了,整个生命活动均处于状态,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红外线对生命的重要性。
红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微循环的Zui新定义为: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称为微循环。
远红外,尤其是远红外纺织品能够改善微循环。其中对微循环异常者效果更明显,它能多方面改善微循环的指标,在加速微血流速度方面尤为突出。对微循环正常者也有明显加速微血管血流速度的作用。除改善血流外,还能解除红细胞聚集,使畸形血管转为正常。由于微循环得到改善,能够迅速消除疲劳,缓解肌肉、关节酸痛、改善皮肤色泽和弹性,对于畏寒症的患者也有良效。